专访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用于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操作数据很稀缺数据集建设非常重要

每经记者:张蕊每经编辑:陈星

熊友军,现任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曾负责多项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

从事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近二十年的熊友军,领导开发了多款明星机器人产品。他还曾作为中国机器人代表团团长多次带队参加全球机器人大赛,获得8个世界冠军、6个亚军。

参与创立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曾用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他的“二次创业”。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大会期间,熊友军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采访。

熊友军在主论坛发表演讲每经记者张蕊摄

人形机器人未来将成为人类劳动力的重要补充NBD:您觉得人形机器人在哪些场景会有比较大的优势?能否举例谈一谈。

熊友军:我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通用的、多功能的机器人,在很多地方都具有优势。

抛开价格不谈,首先,人形机器人未来将会成为人类劳动力的重要补充。从理论上来说,需要人的地方未来都可以用人形机器人。我看到有预测显示,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将会大量减少,即使我们目前已经应用了大量的工业机械臂、专用机器人,仍然弥补不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其次,很多工作对人是有伤害的,容易造成工伤。比如化工领域、医药领域有大量有毒有害的气体,有很多检测岗位需要用X射线去检测。我曾经到汽车厂看过检测过程,汽车装配好之后需要工人仰着脖子去检查装配点,一天要工作8个小时。还有很多装配要用大拇指去按压,时间长了就可能造成工伤。

另外,很多工种都存在较大的危险,也不适宜人类从事。比如石油化工领域、生产鞭炮的企业等,都有易燃易爆物,这些领域存在大量的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还有特高压变电站、地下煤矿等,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这些工作都可以用人形机器人来代替人类。

这些领域恰恰也应该是人形机器人优先发展的领域,只是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支撑人形机器人在这些领域的大量应用,一旦技术实现突破并逐渐成熟,专访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用于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的操作数据很稀缺数据集建设非常重要我觉得量很快就能上去。所以马斯克预计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以后,机器人数量和人类人口的比例至少是1:1,很可能达到2:1,机器人的数量将超过人的数量。这并不是说说而已,其背后有整套逻辑,也有大量的前期调研。

为什么很多国外知名公司都在投资机器人公司,国内很多公司也开始投资,这都不是短视的决定,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市场调研的结果,企业会考虑到长远发展。

当然,今天在论坛上我们其实也谈了很多关于伦理道德的问题,我认为未来也要考虑到这方面对社会的影响,产业向前推进一定是以人为本的,绝不能不考虑人的社会需求,这样是没有生命力的。

熊友军接受采访每经记者张蕊摄

人形机器人发展尚处早期诸多底层核心问题亟待解决NBD:您觉得当前人形机器人最亟需突破的技术是什么?

熊友军:其实非常多,我觉得很难用一两句话去概括,因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即使到现在也还处于相对比较早期的阶段。

例如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虽然我们已经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形机器人可以翻跟头、快速跑,但是真正走入千变万化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场景中,还有很多稳定性、可靠性、应用性的问题需要解决。

再例如人形机器人的“大脑”,现在人形机器人虽然有大模型、具身智能的加持,但是还不够智能。机器人跟人的自然交互能力、决策能力、任务规划能力等,确实还需要很长时间发展。

当然,还有很多底层的核心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在具身智能方面,数据集的建设非常重要。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大量借用了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有非常多的文字、图片投喂给它去学习,从而使得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前进。

具身智能也是一样的,需要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不再仅仅是文字、图片,还需要大量的操作数据。因为具身智能更多的是跟物理世界的交互,它需要去给你拿杯水,跟你去安装、装配、搬运,这都涉及大量的操作,需要很多行为上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稀缺的。只有把这些数据建好之后,才能很好地训练具身智能大模型,真正让机器人有个聪明的“大脑”。

现在国家引导像我们这样的创新中心把底层基础夯实,让企业做好应用和落地。大家通过分工和合作,共同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NBD: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趋势下,人形机器人是不是能借助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交互?

熊友军:当然,这是必须的,因为具身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尤其在人机交互、任务规划方面,传统人工智能有非常大的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