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古墓中一文物,出土前警方持枪保护,出土后被嫌是迷信之物

中国地域广阔,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不仅承载着现代化的元素,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文明的载体。古代社会就不乏文物鉴赏收藏者,近现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物研究鉴赏技术更提升不少,此古墓中一文物,出土前警方持枪保护,出土后被嫌是迷信之物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力度。通过“会说话”的文物,现代人能更加贴近地了解古人的社会状况。

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一体,各地方的风俗文化各有千秋,这一点在地方考古上也表现了出来。几乎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考古团队和文物研究团队,他们的主要任务除了探寻古墓、保护古墓、挖掘古墓外,还要清理和合理安置研究墓中出土的文物。所以如果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要了解当地的文化,最好的途径就是先去参观这里的博物馆。

去过湖南的朋友,可能对那里的博物馆馆藏印象深刻,湖南在战国时隶属于楚国,汉代时这里又建立长沙国。而整个战国至两汉时期盛行厚葬,因此这里挖掘出来的墓葬都十分豪华,著名享誉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及传说地下埋葬着一吨黄金的天马上汉墓。我们今天要说到的这座古墓虽然没有前两座墓名气大,但它的发现意义也十分重大,当初在发掘这座古墓后,甚至还紧急调遣来武装部队持枪保护。

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末,1999年5月份,湖南省沅陵县政府打算在城管镇西部的虎溪山脚下建一栋宿舍楼,当施工正热火朝天进行的时候,一个特殊的现象出现了:本是正常的黄色泥巴逐渐转变成了白色!“白色泥土”的出现让大家觉得很不对劲,当继续往下挖,又发现了木炭及排列整齐的木板。至此,人们也猜到了泥土之下可能隐藏着一座古墓。

很快这个情况被上报到沅陵县博物馆,当文物专家紧急赶到后,初步判定这是一座西汉时期的墓。由于现场已遭到破坏,当地考古队随即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通过探测,发现这座汉墓的规模非同寻常。整个墓道口长达14米、宽11米,是典型的竖穴土坑墓葬,这么大型的古墓,只有王侯级别的人才能享受。那么墓主究竟是谁?

根据《汉书》记载,沅陵在当时是长沙王吴臣的儿子吴阳的封地,吴阳的爵位正是侯,这会不会就是吴阳的墓?带着这个疑问考古队只有继续探究考察。花费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前期的清理工作终于完毕,考古队终于挖到了陵墓的棺材处。所幸,古墓保存得十分完好,并没有发现被盗的痕迹。最后,当主墓被打开时,周围聚集了数千看热闹的老百姓和众多新闻媒体,为了维持现场秩序,保证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考古队特地向当地公安机关申请,调遣来数十名公安持枪警卫。

而大墓发掘的成果也令人欣喜,从主墓室和外藏的棺椁中,共出土了玉器、漆器、陶器及铜器等珍贵文物共500多件,特别要说到的是,一枚刻有“吴阳”两字印章的出土,证实了古墓的墓主正是沅陵侯。根据史料,他是公元前187年受封,死于公元前162年,因此这座古墓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另外,如果要说这座古墓的最特别之处,就是它出土了一千多支竹简,这些竹简共计有3万多字,中国著名的简牍学专家胡平生对其解读后,宣称竹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详细的户籍记录,还有西汉的菜谱大全。但让人惋惜的是,竹简中也有一些内容,被留学刚回来的青年考古队员说是“迷信之物”而没有得到重视,那就是古代家家必备的黄历《日书》。

《日书》可以说以天文历法为经,生活事件为纬,是古人日常行为和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之书,对于旧社会的人来说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秦朝焚书坑书特意留下此书,而对于接受科学熏陶的一部分学者来说,再研究此类书籍无疑会使民间迷信之风复燃,因此虽是文物,在当时看来也属于“糟粕”。考古挖出的众多古物中,《日书》在当时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然而它到底有没有价值,其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联系QQ:2760375052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