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第九代量产,时代的存储
芝能智芯出品
三星电子宣布正式量产其第九代四层单元(QLC)V-NAND闪存。作为全球首个涉足QLC领域的存储巨头,三星再次彰显了其在存储市场的领导地位。
伴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存储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三星的最新产品不仅带来了业内最高层数的结构,还凭借其突破性的技术为迎接AI时代的内存需求铺平了道路。
Part1
技术演进:
从1Gb到QLC,
第九代V-NAND的诞生
回溯闪存的历史,三星早在2002年便量产了全球首款1GbNAND闪存,自此便一直引领市场。
第九代QLCV-NAND结合了双堆栈技术,通过创新的通道孔蚀刻工艺实现了更高的层数结构,大幅提升了芯片的存储密度,使三星在技术性能和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
三星电子的发展是步步为营、层层突破的过程。
从最早的1Gb到如今的QLCV-NAND,三星不仅实现了技术的升级,更推动了全球存储市场从2DNAND向3DV-NAND的过渡。
早在2013年,三星就首次发布了3DV-NAND,这一技术打破了传统平面闪存的瓶颈,带来了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而第九代V-NAND则代表了三星在3D存储技术上的又一里程碑。
第九代V-NAND不仅是三星在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AI应用需求。
在当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5G、大数据和AI驱动的技术浪潮正在改变全球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智能设备、自动驾驶以及物联网的普及都在加速推动存储市场的扩张。
与传统的三层单元(TLC)存储技术相比,QLCV-NAND能够在相同的空间内存储更多数据。这种技术为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和AI训练提供了更为经济且稳定的存储解决方案。
三星的第九代V-NAND不仅包括QLC版本,也有TLC版本,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在AI应用中,存储器的速度、容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这两款产品为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灵活的选择。
Part2
从存储芯片龙头到技术革新者:
三星闪存的传奇之路
三星电子今天的闪存市场主导地位并非一蹴而就。
●
自1980年代起,该公司便开始在半导体领域的探索。
早在1984年,三星成功开发出16KbEEPROM闪存技术,这被视为现代闪存的雏形。尽管该技术因成本问题未能广泛商用,三星仍然在存储领域持续投入。
1999年,三星推出了首款1GbNAND闪存,正式进入闪存市场。随后几年间,三星迅速推出了2Gb、4Gb、16Gb等产品,并不断缩小制程技术,逐步推进至30nm以下。
三星的这种创新和进步,让其在2002年成为全球首个量产1GbNAND的企业,从而确立了其在存储市场的领导地位。
2006年,三星推出了基于电荷撷取闪存(CTF)技术的40nmNAND闪存,成功克服了传统浮栅技术的局限。这一创新技术通过使用氮化物替代导电的浮栅层,减少了相邻单元间的干扰,并为后来的3DV-NAND铺平了道路。
2013年,三星推出了全球首款3DV-NAND,标志着存储芯片进入了“太比特时代”。
传统的2DNAND架构面临微缩化的瓶颈,存储密度的提升变得愈发困难。三星的3DV-NAND通过垂直堆叠单元结构,彻底打破了微缩极限,将存储容量大幅提升。
三星独有的圆柱形3DCTF技术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并降低了功耗。
自发布以来,三星第九代量产,时代的存储三星每一代V-NAND的升级都带来了革命性的性能改进。
从最初的32层到现在的200多层,V-NAND的层数不断刷新记录。
在第九代V-NAND中,三星再次展示了其技术实力,通过同时推出QLC和TLC产品,更好地服务于AI、大数据和自动驾驶等新兴市场。
回顾三星的存储业务发展历程,这家公司从未畏惧冒险。在2000年代,三星通过一系列逆周期投资,成功抵御了存储市场的多次低谷,甚至击败了德国的奇梦达和日本的尔必达。
大胆的策略使三星能够从市场波动中获益。三星坚信,AI、大数据、5G等技术的崛起将带动未来十年的存储需求激增,存储芯片将成为推动全球技术进步的关键力量。
因此,三星在技术创新和生产规模上同时发力,通过提前布局技术前沿和不断扩大产能来确保其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随着第九代QLCV-NAND的量产,三星再次站在引领存储市场技术的前沿。
未来的闪存市场将继续依赖于高密度、高性能的存储解决方案。
小结
第九代QLCV-NAND的量产是三星在存储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闪存技术的进步不仅支撑了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也为全球科技产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20年前三星凭借1GbNAND闪存开启了全球闪存市场的新时代,第九代V-NAND将迈向一个全新的“太比特时代”。